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

美食沙漠不孤單:南港展覽館站5號出口 遇見「台灣傳奇小吃」

從左上角的位置示意圖可以看到,在兩間眼鏡店夾擊下
「台灣傳奇小吃」不虧是傳奇,神龍不見首尾,幾乎被埋沒。

我必須承認,手機拍照的畫素並沒有很好
豆花輕輕一碰就碎掉,好難拍

並且,右下角那張圖的背景素材,其實是一顆芒果。


什麼?你要搬去南港?那個美食沙漠耶!
得知我要北上南港定居時,周遭朋友們無不露出微妙的苦惱表情。出身台南,相熟的外文系教授甚至對我說,我將涉足美食地圖上最晦暗的角落。將在南港展開心生活,令新據點烏雲罩頂的意見如此踴躍地湧進腦海,讓我不自覺恐慌起來。
難道,我會餓死在南港嗎?
北遷至今也已月餘,事實證明,所有的恐懼和流言有實際,也有過於戲劇性的一面。我沒有餓死在南港,也沒有因渴求美食,把捷運站看做天堂之門天天望外跑,相反的,我開始習慣這地方略嫌零散的飲食地圖,發掘越來越多小小的美味。
在這住了一陣子,我發覺,有時候,美食並不在口耳相傳,而在人們的習慣之中。
記得幾年前看過一篇網路文章,上頭寫著,大陸人來台灣觀光,不要求大享受,而要求小生活。南港也一樣。雖有軟體園區和中研院、展覽館等巨型機構,這的在地美食卻不大鳴大放,而在騎樓下稍稍陰暗的長形店面裡,兀自閃爍動人的輝芒。它們是小小焰火,在此久居的人們早已習慣這些火光,將它們引入日常生活,成為習慣的一部分,只是外地來的人們不夠仔細,才沒將這些光點納入眼底。


這間店到底在賣什麼?傳奇嗎?
北上南港之前,曾長居在該地的家姊畫了張詳實的地圖,概略性的介紹了南港展覽館站與南軟園區附近的吃食。
我拾起圖一看,唉啊,怎麼打了這麼多叉?
「這些店,千萬別去。」
原來,那些都是她住在南港時誤踩過的地雷店。
特別被打上叉記號的飲食店,有賣火鍋、便當的,也有路邊攤小吃。實際去走了一遭,大多招牌嶄新而明顯,一般人會認為「衛生、安全、安心」的飲食店,在南港,似乎是地雷的象徵。
一開始,我還不明白為什麼。但與名稱微妙的「台灣傳奇小吃」相遇後,我發現,在這樣老舊住宅區與新立工商區並陳的地域,真正的美食都該是禁得起時間考驗,質樸地融入生活,甚至讓人忘了它有多好吃。
「台灣傳奇小吃」是間招牌褪色,容易讓人路過即忘的小店。
出了捷運南港展覽館站五號出口,左轉,於騎樓下走過許多間中醫、路過一座陸橋的橋墩、麵包店,請你在被麥當勞鮮豔紅招牌吸引之前停下腳步,望左看。此時,你會見到一間看不出究竟在賣什麼的店。
面對店門的左方,一個巨大的剉冰料台檔住了大半的視野,右方則是一長排的煮麵台。店後方牆上貼著清楚,但卻令人困惑的簡易菜單,從小吃類蚵仔煎、臭豆腐,到鍋燒意麵、海鮮粥,甚至是木瓜牛奶、豆花、剉冰,讓人不禁納悶著:這究竟是在主打哪項商品啊?
「台灣傳奇小吃」就是這麼間綜合得太厲害的店,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


小姐,我要點餐
不知大家對開了一輩子,養出成群忠實顧客的地方小店是怎麼想的?
對我而言,它們都該像先前我打工補習班附近的那間「藍天便當店」,混亂而有秩序。
記得最初去買便當時,老是排隊排到發呆的我,時常被身後的阿姨們以聲音插隊。她們的嗓門之大,聲音宏亮,彷彿一顆炸彈在所有人耳邊炸開,而且總是能快速點到餐。如此插隊於無形,無禮得過分自然的行為,卻是那間店特有的規矩。
在此奉勸各位一句,千萬別跟阿桑們爭執,她們很急、很忙,而且,總是滿身大汗。在通常沒有冷氣涼風親切吹拂的地方小店裡,吵架,只會把自己搞得像阿桑一樣汗水淋漓。而且,像這樣的地方小店,點單早與晚並非問題,因為店家的動作總是快,快得能應付所有以聲音插隊的阿桑,和你溫吞的點餐。
很多時候,阿桑的便當和你的便當,幾乎是同時被裝進塑膠袋。
「台灣傳奇小吃」的點餐流程,與「藍天便當店」同樣令人錯愕、摸不著頭緒。
首先,店裡牆上與樑上掛的菜單,只是部分參考而已。
經營了太長時間,這間店的菜色早已進化再進化,種類多得一面牆書不下。要知道他們究竟賣些什麼,只能走進店裡,自己摸摸鼻子比對一下店家公布的幾款菜單,或偷瞄一眼隔壁桌的客人在吃些什麼。
地方上缺乏觀光規模的老店,通常不會為了顧客更新菜單。他們的客人幾乎兩三天就來一次,甚至天天報到,沒人需要時不時增添一、二樣新菜色的菜單,因為菜單早在每日每日的造訪之中,更新至他們的腦裡。
於是,對外地來的客人來說,初次造訪時體驗這種獨有的混亂,便是一種躲不開的浪漫了。
除了參考用的菜單,這間店的點餐系統也是一絕。
入內坐下後,你一定會碰到的問題,就是到底該向誰點餐?
菜單一角註明,點豆花等冷食需至前台,但如果你向另一邊於煮麵邊忙活的小姐點餐,倒也暢行無阻。同樣的,如果你跑到前台向那裡忙著盛豆花的阿姨點一碗鍋燒烏龍麵,或在挑選豆花配料的同時加點蚵仔煎,也一樣會被接受。
看來,原先店家預採用的分台點餐方式,不敵來店客人們的隨性,分流到最後變成了聚流,每位店員都是向外的窗口,不管向誰點,你都能得到回應。而且,就算沒寫清桌號,餐點也總精確、迅速地被呈到你面前。
如果你不知該如何點餐,不妨拋開羞恥心,大方地仿效「藍天便當店」的阿桑們,走到店門口,大喊一聲:「小姐,我要點餐。」


小姐,一碗豆花。內用。
南港潮濕又悶熱,我總覺得自己要病了。
沒有除濕機和冷氣,根本難以生存,這是過去久居台中的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活。
真正開始在台港生活的第一天,我拖著沉重的行李箱,輪子在捷運站的磁磚地上喀啦喀啦響。乘過兩層電扶梯,好不容易自地下二樓回到地面,熱氣便迎面襲來,幾乎讓人窒息。
研究院路上車流驚人,十字路口待轉的機車多得像發現採蜜人的蜂群,嗡嗡嗡的聲音迴盪在腦中,久久不散。
又熱又累的我,走向家姊畫的南港飲食簡圖上,那間應該可以解熱消渴的豆花店,驚喜的發現了一點生活的甜蜜。
清爽不黏膩的糖水,配上略有燒炭味的豆花,加上彈性十足的粉粿與入口即散的愛玉。一時間,聚積在前額腦後的疲憊都消散了。碗裡浮著的剉冰晶瑩剔透,襯著豆花的米白色,十足療癒身心。
我坐在店裡,裡頭的顧客大多和我一樣,默默地吃、默默地喝。除了電視新聞,最清楚而響亮的,就是店員們重複點單的聲音。
來店客人川流不絕,豆花、蚵仔煎、肉圓、鍋燒意麵等等單詞此起彼落。他們都來得很快,走得很快,有精確的購買目標,有精確的目的地要回,像連串駱駝商隊,從這裡採買一點什麼,趕到下一站去。
我坐在店裡,看著外頭馬路上閃逝的萬千光點,想著:嘿,這不正是沙漠中的綠洲嗎?

雜誌觀察:《設計採買誌.良食主意 》: 遲到,是為了釀造良心事業


唉唷,到底是歪了椅子還是歪了雜誌?

追逐,食安風暴後的地景
 2011年,是台灣飲食歷史上最動盪不安的一年。3月,首先爆發了毒奶粉事件,引起一片譁然;緊接著,越南米混充高級米、毒澱粉、塑化劑、餿水油……等事件,給了原先因對岸食品問題,轉而求在地製造、在地生產、在地商家的國人當頭棒喝。人們終於發覺:原來,最黑心的食品、最毒的人心,竟在自家的商店裡、餐桌上,甚至早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。
關於「食」的討論從來不少,經過這番折騰,累積的紙本發行量和網路文章數早已飽和,同時,一些聳動的謊言,也乘著人們的恐懼飛升。但時已至今,人們當初的心痛與憤怒,似乎在過度的資訊轟炸下漸漸淡化。
這時,一本既沒搭上時勢順風車,又缺少爆料的內涵,專門講述如何吃的雜誌特刊,發行了。
英國BBC電視台製作的系列紀錄片《攝影演義》(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),當中提及,廣島、長崎核爆災難漸平息時,日本攝影師東松照明,出版了本攝影集,以四處蒐集來的核爆餘留物為拍攝主角。他以遺留的「物」的形態:一頂變形的鋼盔、一個指針停在11:02分的掛鐘,讓讀者睹物思往,從已廢棄的「物」,見到核爆當時「物」週遭的人的痛苦。
置身風暴中心的調查報導,能讓人明白即刻的毀滅,然而,風暴過後的餘留,也許才能真正說出災難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。
正因距離風暴中心稍有距離的發行時間,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才真正將「食」,推入生活裡層。
當一把火燒在心上,我們不會冷靜看世界,唯有透過餘灰升起的裊裊灰煙,才能真正望得長遠。
太遲發行的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正是停在11:02分的掛鐘。
130頁,帶我們長考:當食安風暴過去,我們該如何面對眼前的狼藉?當風暴平息,我們該如何看待「食」,又有哪些良好的品食方法?
嚴肅,從一根羞赧的白蘿蔔開始
說起食安,一般讀者心目中的相關報導,總是嚴肅而認真,甚或是聳動、令人恐懼的。然而,作為一本囊括了50位相關人士觀點的雜誌食安特刊,《良食主意》的封面卻長得過分可愛。
襯著橘紅亮眼的封面,一根莖曲折出宛若豐滿女子雙腳交疊、雙手疊腹的白蘿蔔,頭頂小撮綠意,被畫上了羞怯的表情。《良食主意》的封面有趣極了。
拋棄令人緊繃的嚴肅版面,將威聯多夫的維納斯(Venus of Willendorf)意象,融入在網路轉貼文章中風行過的異形蔬菜,賦予了白蘿蔔生產女神的地位。
這樣的呈現方式,不僅突破一般讀者因過於專業和嚴肅,因而對食安相關議題不願深入,僅被動接受片段資訊的心態,封面上的白蘿蔔,更訴說食安不僅在於製作,更重要的,是土地,也是種食、烹食、享食的人。
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不改《設計採買誌》以圖像指涉人生的風格。利用食物原料的一張張特寫照片,指出萬般豐富飲食,終歸最要鞏固的,是「食」的基本:原料、種植/生產原料的人。
翻開雜誌,首先奪走目光的,是三幀色彩柔和的烹調基本用料:醬油、油、鹽。它們像東松照明鏡頭下,展現風暴殘酷的殘餘物,然而,卻有著淡雅而無辜的面容。
在《良食主意》裡,每組議題之前,必有一張特寫照片,主角,是議題中最為基本的食物用料、器物。
特刊中,文章涵蓋的討論範圍一路擴展,從開始的基本用料(Basic×Food),到餐桌上的一切(Field×Food),再往外拓展至「食」的品味(Taste×Food),和與「食」相關的創意、商業(Fun×Food)。最後,將眼光放在最與未來密切連結的當下,提出永續(Think×Food)的重要性。
隨著議題越深而廣,和議題相關的照片也從初始的「微」,漸漸變得巨大,彷彿開枝散葉一般,帶領讀者了解隨著一粒花生米自土裡長出的家鄉味,和懷念家鄉味自都市返回鄉村的農耕青年們。
圖與人、物與人,就這樣在影像與文字層層疊疊的互相影涉中,展示出台灣食與人的巨幅關係圖。
食,自時時日日點滴積累
硬派的議題探討,卻不見冰冷的科學數據、實驗佐證。《良食主意》以食「物」作為發想起點,以「人」做為飲食文化與精神的彩筆,繪出豐富溫暖的飲食人群像,取材方向與讓人居安思危的同議題討論截然不同。
50位以飲食為興趣、職業,以飲食為生的人,侃侃而談他們如何種「食」、取「食」,如何以「食」為天。
有趣的是,這些「飲食生活家」[1]的身分並非全為職人。不但有周旋柴米油鹽之中做便當的家庭主婦,有專職拍攝食物的攝影師、四處採訪的記者,食堂老闆、書店老闆,更有製作食具的設計師。
這樣的選材,突顯了身在食安風暴中「人」的重要性。
「食」固然重要,但真正因「食」而歡、因「食」而懼的,始終是「人」。
是「人」造出了風暴,也是「人」,要想著如何收拾這場風暴。
在這場如何良好用食、吃食的漫長思考中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背景的人,都以同樣認真的角度在思考同一件事。
有人每天認真做便當,即使忙碌,也還在工作之餘操心盒裡愛要以什麼方式擺放;有人太愛台南美食,愛到甚至被找去開了一個四處吃喝的節目;有人吃喝成精,精得開始替農民打算盤,成立食物公平交易網;有人太擅長煮食,烹調出的滋味美得引千里外人客群集,不得已只好開了一間餐廳;有人吃了一碗平凡的白飯,卻感動得成立行銷公司,專為優質農產品尋求更好銷路。甚至有人,在若干年前為稻米請命,不惜鋃鐺入獄。
吃,是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。
但吃,並非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件平凡事。
看著這些人,我們能發現,吃食拉著某些人跑,他們已跑到了接近未來的地方,正創造未來。
從這些人的身上,讀者能看到熟悉的自己,也能見到以「食」為出發點,自己還能做些什麼?
50位「飲食生活家」,各自提供一小段故事,提供一小則改變「食」的方法,畫出一小塊「食」的願景。
看了這麼多的飲食人生示範本,身為一介讀者,能夠輕易的反思自身,想想自己最貼近哪個人物的境況,想想自己,能夠給「食」一個怎樣的未來。





[1] 參照《良食主意》封面的介紹。

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

雜誌觀察:Traveler Luxe & Lonely Planet--享受旅人生活 感受孤獨星球


求職之路漫漫行。
我現在在孤獨星球上。

雜誌觀察:Traveler Luxe & Lonely Planet
享受旅人生活 感受孤獨星球
奪人眼目的一對旅遊生活巨匠
一間書店,除了擁有燈光暈黃、使人怡然落坐的的舒適角落,必要有個閃閃發光的書籍伸展台,其上陳列著各式新奇、流行,爆炸的資訊。那,便是宛若聚留各路地毯商人,搶著為顧客呈上最高級織品的雜誌專區。
一別文學區的靜謐悠然和大眾區的活潑,雜誌像一捲捲波斯地毯,初看,吸引你的是長相出奇的一張張面容,其中花樣的艷麗、濃烈、精巧、高貴,或質樸、清爽、親切,還需一抖手,將它展開,才能真正以眼細品。
在成群風格迥異、爭奇鬥艷的面孔中,總是誘人以指尖敲開秘境大門的,便是《旅人誌》(Traveler Luxe)與《孤獨星球》(Lonely Planet)。
《旅人誌》與《孤獨星球》同為城邦集團旗下,介紹旅遊與生活的雜誌。前者生於在地,為城邦出版集團當中的墨刻自作,後者則長於英國,由BBC授權翻譯、發行。兩本雜誌各有所長,表現同樣出色,各吸引不同階層的人們,擁有各自的擁戴者。
究竟這兩本特出的雜誌,懷抱如何精彩的大千世界呢?
大人的精緻行旅
盛放的黃花平原,其上是正緩緩降落鮮橘飛行傘,一張展現日本富良野美瑛美景的圖片,是新一期《旅人誌》的封面。
《旅人誌》彷彿雅痞紳士,身著色彩亮麗而設計新潮的西裝,腳踩精緻的雕花牛津鞋,在享樂的地圖上留下滿足的足跡。
翻開《旅人誌》,首先是顏色濃麗、設計附有趣味的景點與食品介紹。在擁有藍色冰裂外牆的「上海自然博物館」與以綠意構築巧思的義大利花園迷宮之後,三支自右上往左斜下的彩色冰棒赫然現身,彷彿象徵著夏日享樂生活的三要件:藍海、青山,與熱情豐富的體驗。
上山下海,是每本旅遊生活雜誌的定番主題。在眾家爭鳴之中,《旅人誌》杜絕滿得令人喘不過氣,急得讓人生厭的行程安排,採重個人享受、呈現在地生活特質的方式,鋪展出了遊樂主題分明的行旅地圖。
在這行旅地圖上,距離,是釀造賞旅氣質的精製容器。
書寫旅遊景點時,《旅人誌》的撰文者往往以距離觀光客稍遠的角度,先客觀描述所到之地的「景」,在讀者面前鋪展出一幅不帶情感的山水寫實畫,接著再大筆一揮,點綴幾名小人物於其上,畫出當地的風土特色。在讀者眼中,這些帶著些許距離感的文章,這樣先「景」後「人」的書寫方式,讓整本雜誌彷彿播映中的系列紀錄片。在如此巧妙穿插其中的實用交通、地理資訊,和淡然有味的人情之中,個人獨享的育樂活動便脫穎而出,成為每則主題的心臟,有活力地搏動著。
梭羅曾說,當他遠離城市,在瓦爾登湖上划船時,便遠離了生活,開始了自己的存在。溯溪、泛舟、飛行傘、濕地健行,對工作有成,卻成日屈居於玻璃帷幕辦公大樓內,無法真正施展拳腳的白領人士來說,是令人嚮往的刺激體驗,不但能一腳跨出日常僵化泛白的界線,更是心靈與生理的華麗挑戰。這些挑戰活絡都市人被匆匆時間凝結的熱血,卻也平靜了為功名利祿沸騰的心,而真正觸碰到心最深處的靈魂殿堂。
除了讓人出走異地自然、洗禮靈魂,《旅人誌》更幫都市人拓展忙碌工作後的高品質飲樂地圖。
台北東區,義大利餐館在夜裡宛若盛放的花朵;在大安區,則能感受法國悠然乾燥的微風,享受來自日本的頂級純米吟釀。若要追求更極致的「樂」,再翻書頁,便入了創新的粵菜品味餐會,手邊是一道道精細烹調的料理,金箔於干貝上閃爍著,與耀眼的金色餐具互相輝映,令人迷醉。
無論是遠離生活,還是關乎生活,「樂」的高質感享受,是《旅人誌》這位雅痞紳士畢生所求,那顆能璀璨整片夜空的紅寶石。
不孤獨的溫馨體驗
不同於《旅人誌》的距離之美,《孤獨星球》雖有「孤獨」之名,實則親密觸碰讀者的心。
俄國攝影師Murad Osmann於社群網站Instagram上發表的「Just Fallow Me」系列,構圖以異國風景名勝為底,畫面正中則是一名長髮飄逸女子,單臂向後握住攝影師的手,使觀看者的視角、身分與攝影師重疊,像是透過鏡頭被女子拉著向前走一般。《孤獨星球》雜誌上刊載的文章書寫角度,便是如此。撰文者拋開了距離,時而親切地提醒讀者,在辛勞了一日的行旅後:「何不到池畔酒吧來杯放入小黃瓜、蘋果與薑的馬丁尼呢?」時而坦率的表達個人意見,針對古巴人因歷史因素過於愛物惜物的特性,說道:「我覺得天底下應該沒有古巴人不能修的東西,超神奇的。」
水藍星球上的每個人,都是孤獨的,然而,在《孤獨星球》上,讀者總有個與自己肩並肩的行旅夥伴。他/她告訴我們,唯一住在赤道以北的加拉巴哥企鵝,之所以不斷喘氣,是為了散熱;告訴我們,當實在看不出某個區域該從何逛起時,即使是個幾乎行遍天下的旅遊大師,也該問一問隔壁店的店員,才能真正找到品味當地的捷徑。
若說《旅人誌》是將行旅一事,巧妙地放在精緻玻璃櫃中展示,以濃烈的個人風采引領讀者享受旅程,《孤獨星球》就是微笑著牽起每一位讀者的手,滿懷愛的在耳邊細數旅程中的一切,包括些真正有用,卻雞毛蒜皮的小事。
對話般親切可人行文風格,搭配的是詳實、具體的旅遊地圖。自起站至終站,除了介紹每站特色玩法,更貼心加註了一些旁支景點資訊,和購票、交通訊息。這些小技巧、知識填補了一般旅遊雜誌缺少的生活實感,加上設計精巧,沒有資訊量大而龐雜的問題,反而成為連結每幅異國風景的橋梁。
更為一切增添風味的,是與台灣讀者切身相關的遊樂訊息。此前,畫在異地上的行腳路線,適合獨身闖蕩,在背包裡塞一本《孤獨星球》、在旅程中與無形的嚮導共遊,以個人為主。台灣在地的旅遊計畫則以家庭為單位,介紹位於台東、宜蘭、高雄,今夏親子露營的好去處。除此之外,更將闔家共遊的範圍拓展至海外,告訴大家在英國的露營場地上野餐該注意什麼事?露營車,又該駛進哪幾個美國國家公園呢?
這是個孤獨星球,但當你手捧這本與你同樣孤獨的雜誌,孤獨,便再也不在。
享/感樂
「享」,是《旅人誌》所要;「感」,是《孤獨星球》所求。
駐足書店,便會發現《旅人誌》被拾起檢閱的次數多,而《孤獨星球》與讀者無聲對談的時間長了點。兩本雜誌雖都以旅遊為主,調性卻在光譜的兩極,各自點亮一片天。
當自繁忙的工作中退下,想點亮夜生活的燈,想尋求心靈與身體的放鬆,《旅人誌》是你的享樂顧問,能帶領你尋回生活的品味、靈魂的活力。
當自疏離的群體中抬頭,想從孤獨國脫身,想找回人與自然、人與人間親密情感,《孤獨星球》是你的夥伴,指引你如何尋求、如何感受生活。
此刻,氣象局又發布了雙颱警報,白日被一層濃過一層的烏雲掩蓋,然而蓋在桌上的兩扇窗告訴我們,這世界不只是烏雲,在更遠、更遠的地方,總有陽光普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