唉唷,到底是歪了椅子還是歪了雜誌? |
追逐,食安風暴後的地景
2011年,是台灣飲食歷史上最動盪不安的一年。3月,首先爆發了毒奶粉事件,引起一片譁然;緊接著,越南米混充高級米、毒澱粉、塑化劑、餿水油……等事件,給了原先因對岸食品問題,轉而求在地製造、在地生產、在地商家的國人當頭棒喝。人們終於發覺:原來,最黑心的食品、最毒的人心,竟在自家的商店裡、餐桌上,甚至早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。
關於「食」的討論從來不少,經過這番折騰,累積的紙本發行量和網路文章數早已飽和,同時,一些聳動的謊言,也乘著人們的恐懼飛升。但時已至今,人們當初的心痛與憤怒,似乎在過度的資訊轟炸下漸漸淡化。
這時,一本既沒搭上時勢順風車,又缺少爆料的內涵,專門講述如何吃的雜誌特刊,發行了。
英國BBC電視台製作的系列紀錄片《攝影演義》(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),當中提及,廣島、長崎核爆災難漸平息時,日本攝影師東松照明,出版了本攝影集,以四處蒐集來的核爆餘留物為拍攝主角。他以遺留的「物」的形態:一頂變形的鋼盔、一個指針停在11:02分的掛鐘,讓讀者睹物思往,從已廢棄的「物」,見到核爆當時「物」週遭的人的痛苦。
置身風暴中心的調查報導,能讓人明白即刻的毀滅,然而,風暴過後的餘留,也許才能真正說出災難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。
正因距離風暴中心稍有距離的發行時間,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才真正將「食」,推入生活裡層。
當一把火燒在心上,我們不會冷靜看世界,唯有透過餘灰升起的裊裊灰煙,才能真正望得長遠。
太遲發行的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正是停在11:02分的掛鐘。
這130頁,帶我們長考:當食安風暴過去,我們該如何面對眼前的狼藉?當風暴平息,我們該如何看待「食」,又有哪些良好的品食方法?
嚴肅,從一根羞赧的白蘿蔔開始
說起食安,一般讀者心目中的相關報導,總是嚴肅而認真,甚或是聳動、令人恐懼的。然而,作為一本囊括了50位相關人士觀點的雜誌食安特刊,《良食主意》的封面卻長得過分可愛。
襯著橘紅亮眼的封面,一根莖曲折出宛若豐滿女子雙腳交疊、雙手疊腹的白蘿蔔,頭頂小撮綠意,被畫上了羞怯的表情。《良食主意》的封面有趣極了。
拋棄令人緊繃的嚴肅版面,將威聯多夫的維納斯(Venus
of Willendorf)意象,融入在網路轉貼文章中風行過的異形蔬菜,賦予了白蘿蔔生產女神的地位。
這樣的呈現方式,不僅突破一般讀者因過於專業和嚴肅,因而對食安相關議題不願深入,僅被動接受片段資訊的心態,封面上的白蘿蔔,更訴說食安不僅在於製作,更重要的,是土地,也是種食、烹食、享食的人。
特刊《良食主意》,不改《設計採買誌》以圖像指涉人生的風格。利用食物原料的一張張特寫照片,指出萬般豐富飲食,終歸最要鞏固的,是「食」的基本:原料、種植/生產原料的人。
翻開雜誌,首先奪走目光的,是三幀色彩柔和的烹調基本用料:醬油、油、鹽。它們像東松照明鏡頭下,展現風暴殘酷的殘餘物,然而,卻有著淡雅而無辜的面容。
在《良食主意》裡,每組議題之前,必有一張特寫照片,主角,是議題中最為基本的食物用料、器物。
特刊中,文章涵蓋的討論範圍一路擴展,從開始的基本用料(Basic×Food),到餐桌上的一切(Field×Food),再往外拓展至「食」的品味(Taste×Food),和與「食」相關的創意、商業(Fun×Food)。最後,將眼光放在最與未來密切連結的當下,提出永續(Think×Food)的重要性。
隨著議題越深而廣,和議題相關的照片也從初始的「微」,漸漸變得巨大,彷彿開枝散葉一般,帶領讀者了解隨著一粒花生米自土裡長出的家鄉味,和懷念家鄉味自都市返回鄉村的農耕青年們。
圖與人、物與人,就這樣在影像與文字層層疊疊的互相影涉中,展示出台灣食與人的巨幅關係圖。
食,自時時日日點滴積累
硬派的議題探討,卻不見冰冷的科學數據、實驗佐證。《良食主意》以食「物」作為發想起點,以「人」做為飲食文化與精神的彩筆,繪出豐富溫暖的飲食人群像,取材方向與讓人居安思危的同議題討論截然不同。
50位以飲食為興趣、職業,以飲食為生的人,侃侃而談他們如何種「食」、取「食」,如何以「食」為天。
有趣的是,這些「飲食生活家」[1]的身分並非全為職人。不但有周旋柴米油鹽之中做便當的家庭主婦,有專職拍攝食物的攝影師、四處採訪的記者,食堂老闆、書店老闆,更有製作食具的設計師。
這樣的選材,突顯了身在食安風暴中「人」的重要性。
「食」固然重要,但真正因「食」而歡、因「食」而懼的,始終是「人」。
是「人」造出了風暴,也是「人」,要想著如何收拾這場風暴。
在這場如何良好用食、吃食的漫長思考中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背景的人,都以同樣認真的角度在思考同一件事。
有人每天認真做便當,即使忙碌,也還在工作之餘操心盒裡愛要以什麼方式擺放;有人太愛台南美食,愛到甚至被找去開了一個四處吃喝的節目;有人吃喝成精,精得開始替農民打算盤,成立食物公平交易網;有人太擅長煮食,烹調出的滋味美得引千里外人客群集,不得已只好開了一間餐廳;有人吃了一碗平凡的白飯,卻感動得成立行銷公司,專為優質農產品尋求更好銷路。甚至有人,在若干年前為稻米請命,不惜鋃鐺入獄。
吃,是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。
但吃,並非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件平凡事。
看著這些人,我們能發現,吃食拉著某些人跑,他們已跑到了接近未來的地方,正創造未來。
從這些人的身上,讀者能看到熟悉的自己,也能見到以「食」為出發點,自己還能做些什麼?
50位「飲食生活家」,各自提供一小段故事,提供一小則改變「食」的方法,畫出一小塊「食」的願景。
看了這麼多的飲食人生示範本,身為一介讀者,能夠輕易的反思自身,想想自己最貼近哪個人物的境況,想想自己,能夠給「食」一個怎樣的未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